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知识链接>调查与思考

妇联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妇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国实现现代化进程中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内涵十分丰富,涉及到农村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在新形势下,妇联必须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历史使命,着力于提高我们广大农村妇女的自身素质,从而以更高昂的姿态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
     一、 农村妇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 农村妇女现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
妇女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她们的勤劳、智慧、富有创造精神,以及高昂的工作热情由来以久,为社会的发展写下过许多光辉的历史编章。新社会下的妇女姐妹们早已是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如:随着当前农业产业结构的变迁和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已出现了“男工女耕”现象,农村妇女已托起农业生产的“半壁江山”,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她们是家庭的重要载体,为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起到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因而,如果农村没有妇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蓝图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农村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农业是农民的基本依托,农村的繁荣和农民的富裕是农村发展的凸显,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要靠政策、二要靠科学、三要靠投入、三者相互相承、决一不可。妇联组织的工作职责就是要调动广大农村妇女的积极因素,参与到妇联开展的“三大主体”活动中来,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饱满的热情,不屈的精神在各个领域显身手,勇当经济发展的佼佼者,甘作新农村建设的垫脚石。
    2、在农村繁荣稳定中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本是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道路,促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全面提升,通过女性自身的优势和妻子、母亲的特殊地位,向社会传播文明新风,奉献有益的精神食粮,借着“禁毒从我做起”、“五好文明家庭”、“美德在农家”等活动,宣传家庭文化建设,维护家庭的稳定,促进社会进步,进而对农村繁荣稳定做贡献。
    3、在家庭增收中的作用:广大农村妇女要通过积极参加各种农业实用知识技术、新工艺等的培训,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农民,她们劳动收入与家庭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成为家庭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改善了生活质量,也提高了自己的家庭和社会地位,充分体现出在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中妇女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三)提高农村妇女素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胡锦涛总书记在首都各界妇女纪念“三八”国际劳动节座谈会时强调说:“必须提高广大妇女素质,让广大中国妇女满怀信心地走向二十一世纪,这对我们中华民族的繁荣与强大乃至整个人类的和平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因而,妇女素质关系到对后代的培养,关系到个体社会的起点,人接受社会化的第一阶段(即基本的社会化)普遍是在家庭中完成,母亲是子女最亲近的人,自觉不自觉地兼任了传授知识,道德行为、举止方式的启蒙老师,因而,发展妇女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妇联要掌握情况,把握机遇,为妇女发展发挥出作用。
     二、现时农村妇女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 农村经济女性化问题突出。随着改革开放,农村产业结构的变迁与劳动力的转 移,农村妇女的地位主要通过在农业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出来。第一、从劳动力的行业和职业分布来看,女性劳动力多集中在第一产业。第二、从80年代以来,农村女性远离家园从事非农工作的情形下,对孩子抚育就几乎落到了固守家园的“母亲”身上,这在知识上,技术上,能力上尤其是心理上对孩子的教育与培养将因为不完整而造成不利影响。第三、农村男子长期外出造成的夫妻分离,在外工作的男子在经济上占有优势,造成经济地位不平衡,加上双方缺乏必要的交流,这对农村家庭美满构成一定的威胁。
   (二)农村妇女参与基层民主建设总体比例偏低。
     妇女从政是妇女人权的回归,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状况不但反映了农村妇女的政治意识和参与行为间存在着断裂现象,在选举的参与上明显呈现出参与的浅层性和被动性特征。总结起来,制约农村妇女参政的因素主要有内在方面和外在方面两个原因:
   (1)外在因素:1)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低下是制约农村妇女参与基层民主的主要原因之一。2)社会环境的影响:我国农村以男子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占有很大的比例,性别歧视和偏见是农村妇女社会参与的主要障碍。3)从夫居是绝大多数农村实行的婚姻迁徙,在这一模式下妇女的社会关系资金缺乏,宗教文化维系力弱,给妇女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4)制度不完善,法律法规缺乏可操作的制度和程序来保障妇女参政议政,因此,并未改变妇女在参政上的弱势地位。
   (2)内在因素:农村妇女综合素质偏低也是妇女参政的主要障碍。1)我国农村妇女受教育机会不均等,文化素质偏低,这就影响了她们的自身政治素质,制约了其政治参政意识,从而使女性在参政数量上受限制。2)女性本身在二千多年男女平等的重压下,人格素质也形成一些缺陷,如:自卑、自贬、依附、软弱等参政意识差。3)女性特有的生育问题的影响。
    (三)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
     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农家女的土地承包权问题。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在当地的土地调解中部分农家女被剥夺了土地承包权或减少土地承包量,甚至只发包她们质量差的土地。二是农家女的土地征用补偿金分配问题。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部分农家女的土地承包权问题逐步转向土地补偿金分配和今后生活保障问题上。
    此外还存在一定的农村妇女人身权受侵害,农村医疗卫生水平较低,农村妇女文化受教育程度低、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这些都不可利于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妇女的发展。
    三、妇女发展是妇女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农村妇女要在“双学双比”等活动中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动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妇女、儿童发展纲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这个宗旨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
   (一)不断提高广大农村妇女投身新农村建设的本领。
    加大宣传动员力度。农村妇女是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者、收益者,她们参与和收益的程度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各妇女组织承担着宣传教育妇女,把党建设新农村的政策转化为广大妇女的自觉行动,通过“三大主体”的开展,向广大农村妇女和家庭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党在新农村建设中制定的方针政策,激发农村妇女发展意识、主体意识以及她们的参与热情、创业激情、奠定她们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思想基础。这几年来,我镇出现的“双学双比”女能手4人,创市示范妇女学校2间,申报“巾帼建功示范岗位” “巾帼示范村”“农业示范基地”“农业示范基地带头人”等项目的创建,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从而做到广泛宣传,发挥女能人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激励广大妇女以贡献促发展,以作为求地位,影响和带动广大妇女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氛围。
    (二)妇女技能的提升要在新农村建设中有所体现。利用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女性学习科技知识创造有利条件,为她们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结合有关教育培训,发挥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学校、妇女活动阵地、科技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等的作用,逐步形成培训科学化,管理制度化的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格局。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以文化教育、实用技术、绿色证书、职业技能法律和健康知识为主要内容。对普通女农民,大力开展文化教育和实用技术等培训。对经纪人,女龙头企业带头人等妇女骨干,开展新技术的经营管理和法律政策等方面的培训,充分发挥她们的示范带动作用;对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家庭服务,法律知识等培训,促进她们充分就业。
    (三)社会主义新型女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实施“十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培育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农民,农村妇女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力量,她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增收致富本领是农村妇女最实现,最迫切的发展需求。结合新农村建设实际,强化对农村妇女的教育培训工作,推动建立政府主导、妇联发动,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社会化农村妇女教育培训机制,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农民,切实把妇女巨大的人力资源转化为新农村建设的强大人才优势,广大妇女要不断增强在新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发展能力,逐渐成为学习型,知识型的新型女农民,主动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要通过自身行动,引导家庭成员走出家庭,建设文明新村,为社会主义多作贡献,要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扶贫济困,弘扬社会主义风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争做良好文明风尚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新农村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心理素质坚强的时代女性。妇女走出家庭,参与社会面临着事业与家庭的双重压力,在社会竞争中必然比男性多承受一份的心理压力,女性要成就事业就必然全身心地投入,因为工作环境、消费等相对稳定,所以她们中大多数的主要压力来自就业竞争、消费更新和技术,技能竞争等压力,会使女性的主要烦恼从家庭转向社会,并可能由社会压力导致家庭动荡,产生双重烦恼。因此,广大妇女必须面对现实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克服脆弱,胆怯,求稳怕变等心理状态,尤其要强化“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意识,提高对环境的适应与承受能力。
    (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更新思想观念。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看,如果没有妇女的参加,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从妇女自身讲,在社会变革中思想意识必然呈现传统意识互相浸透、互相碰撞等特征。这种旧的特征既可以使妇女回到旧的传统观念的老路上去,也可以激活妇女活力的内在动力,关键要看妇女能不能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握时代的脉搏。因此,更新观念是当前提高妇女素质的关键,也是对妇女能力的考验,广大妇女必须按照时代的要求,及时转变观念,培养和确立起与改革开放发展新时期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树立和强化与21世纪妇女素质相适应的主体意识,这是新世纪妇女重塑自我的核心。
    (六)农村妇女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对提高自身素质增长才干极其重要。广大妇女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狠下功夫:一要学习邓小平理论从理论的高度去正确理解党的政策,正确认识妇女解放中出现的新问题,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二是学习关于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懂得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明确它的特点和规律,掌握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的本领。三要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主体等各种法律法规在内的保护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的法律体系,广大妇女要认真学习,并善于用法律保护自己,在法律范围内享受应得的权利,履行应尽的义务。
    四、如何引领妇女全面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妇联在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中要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动实现《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妇女,儿童发展纲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开展引导农村妇女树立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以“富裕在农家,美德在农家,和谐在农家。”作为妇联的工作目标,宣传培训结合,文明和谐互动,平安稳定共进,创造新岗位,创造新业绩,创造新生活。
    1、 勇于在乡风文明中显身手。“文明家庭”活动要围绕乡风文明的要求,以和谐家庭建设为主题,动员广大农村妇女积极参与文明生态村,和谐家庭,文明户和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活动。大力开展适应妇女和家庭的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以家长学校和开展的妇女文化活动为阵地,以“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文明守法和移风移俗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家庭美德,公民道德教育,促进“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运用生动活泼的道德实践形式,引导广大妇女和家庭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争做“思想道德好,勤劳致富好,遵纪守法好,科学教育好,文明生活好”的模范。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崇尚科学文明,反对封建迷信,破除陈规陋习,建设文明和谐新农家,以文明家庭建设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繁荣镇村文化活动和农村家庭文化,依托镇村文化和乡土文化体育人才的资源优势,组织开展农村家庭文化和妇女健身活动,促进农村妇女健康素质的提高,促进乡风文明。
    2、 努力在村容整洁中作贡献。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妇联组织参与新农村建设,必须将引导农村妇女建设建立新型生活方式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激励广大农村妇女为改变传统生活方式,以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为主要内容,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切入点,提高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而努力,支持农村家庭改水、改厨、改厕、改圈、营造村庄绿化,环境美化,庭院净化的优良生活环境。
    3、 在民主管理中有所作为。管理民主是激发农村妇女创新活动的重要保障,家庭平安和谐是农村和谐的重要基础。要引领农村妇女参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引导妇女合理合法表达利益诉求,积极参与镇村文体活动,社会互助救助,民间纠纷调解等活动,提高村民代表中的女性比例,在村级事务管理中依法行使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各级妇联要认真从源头上加强参与力度,推动有关部门进一步严格执法,司法公正,重点关注失地妇女,留守儿童,老龄妇女等特殊群众的权益保护问题,推动解决土地承包,家庭暴力,卫生保健等难题问题,切实维护农村妇女的权益。
    4、 争取在生活宽裕上有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核心目标,也是提高农村妇女实现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妇联组织参与新农村建设就是以千方百计帮助农村妇女增加收入为出发点,积极争取和充分运用支农惠农政策,引导和帮助农村妇女拓展致富空间,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推进妇女与农村经济同步发展。一要积极开展“科技牵手,项目支持,资金扶持等多方服务,引导妇女积极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在促进农业稳产高产中增加收入,在开展科技含量高的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中增加收入。在发展生态农业、蓄牧渔业和庭院经济等特色农业中增加收入。二要探讨发展妇女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和支持创建“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农村合作经济形式,通过妇联抓协会,能人办协会,协会带农户,在传播技术,沟通信息,联结农户,开拓市场,组织营销等方面形成规模效应。三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积极做好调查摸底工作,联合举办大型“农村女劳动力”招聘会,“1+1”项目推介会等,建立完善促进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城乡一体化工作机制和服务系统,加快失地妇女,增收致富的步伐。四要在“巾帼建功”活动中围绕妇女的创业项目开发,小额贷款,就业指导,引导城乡“巾帼建功”为农村妇女服务,激励广大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
    5、 加强维权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引导农村妇女积极参与基层民主建设,通过深入开展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进“维权行动计划”,关注农村贫困妇女,流动妇女儿童,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问题,切实为贫困妇女儿童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
    6、 坚持创建和谐家庭。深入推进“平安家庭”、“和谐家庭”创建,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创建活动,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种矛盾,做好“四防”、“四无”工作,使“平安家庭”,“和谐家庭”创建成为妇联带领农村妇女参与平安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活动。

版权所有:鹤山市妇女联合会  设计维护:鹤山市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鹤山市文化中心广场西 邮编:529700

粤ICP备20033204号-1 粤公网安备 44078402441045号

联系电话:0750-8856365 传真:0750-8856365